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濮阳KTV招聘网 > 濮阳热点资讯 > 濮阳学习/知识 >  武帝元狩、元鼎年间(前~前)政府企图借铸钱之利以弥补巨额的财

武帝元狩、元鼎年间(前~前)政府企图借铸钱之利以弥补巨额的财

2022-07-05 14:25:18 发布 浏览 282 次

武帝元狩、元鼎年间(前~前),政府企图借铸钱之利以弥补巨额的财政亏空;也企图用更换新币的办法限制豪商巨贾居奇取利,操纵货币;再加上关东地区遭受水灾,亟需巨款赈贷。因此,决定进行币制改革。元狩四年(前)初,在张汤主持下,造白金(银锡合金)币及皮币(未广泛流通)。与此同时,销毁了文帝时的半两钱(四花钱铢钱),另铸“文如其重”的三铢钱,以广流通。法令虽严禁私人铸钱,但白金币定值过高,三铢钱轻,易作奸诈,盗铸仍然盛行。五年春,罢三铢钱,改行五铢钱。这时钱由郡国铸造,各地从中取利,钱多轻,私人盗铸者亦多。五年间,汉因盗铸金、钱遇赦免死的有几十万人,自首赦罪的有一百多万人。元鼎二年(前),始集中铸钱,由京师钱官铸赤仄钱。以精铜精工制成,一枚当郡国所铸的五铢钱五枚使用,规定赋税、官用必需用赤仄钱。未久,白金终废不行,赤仄钱因与五铢钱比价不合理,私铸更多,使用不便,币制混乱,依然如故。

元鼎四年,在桑弘羊的主持下,汉政府决定克服过去铸币权不统一,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重量不一致这两大弊端,进行彻底的币制改革,取消郡国铸钱权,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设在上林苑的钟官、技巧令(一说为均输)、辨铜令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。钟官直接掌管铸造,技巧主刻范,辨铜负责原料供应及检验铜的成色。这种新币名为“三官钱”(又称“上林三官钱”)。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,旧币一律废罢,并责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的钱一律销毁,所得铜料输给三官。新币选料严格,以铜范为母范翻铸之钱大小、式样一致,真正做到重如其文。新的五铢钱不惜工本,私人铸造很难,无利可图,禁令又很严格,所以盗铸之风一时衰息。货币混乱的问题终于获致解决,币值得以长期保持稳定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,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不可能做到这一点。货币统一以后,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,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进一步获得了经济上的保证。

五铢钱大小、轻重适中,制作精整,有外廓可保护钱币不被盗磨,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。从武帝元狩五年到平帝元始年间约一百二十年中,共成钱二百八十亿余。王莽统治期间,屡易货币,并禁用五铢钱,造成极大混乱,但民间仍私用五铢钱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(),重铸五铢钱,改由太仆属官考工令主管,郡国也可铸造。东汉五铢钱制作轻薄,由传世的大量东汉五铢钱可见。灵帝中平三年()所铸四出五铢,背面有四道斜文由穿孔的四角直达外廓,亦称“角钱”。汉末董卓于献帝初平初年坏五铢钱更铸小钱,这是汉政权最后一次铸钱,结果是货轻物贵,谷一斛至数十万,一度钱货不行。东汉以后各朝,仍继续沿用五铢。五铢钱从汉武帝铸造一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()废罢,流行了七百多年。

两汉币制

汉王朝建立后,仍沿袭秦币制,同时使用黄金和半两钱,以后改用五铢钱,民间还习用粮食、布帛等实物货币。故在汉朝近年中是实行黄金、谷帛和铜钱并行的币制。

汉承秦制,仍以黄金为上币。西汉交易中盛用黄金,凡是价值大的和收支数额大的均以黄金计算,关系重大的种种活动,如赏赐、进贡、助祭、平贾、算赋、买卖官爵、对外往来、窖藏等等,也多用黄金。赏赐用金数额很大,多次赐给功臣武将,少则上百斤,多则上千斤,最高者一次就赐金斤。武帝时赏赐对匈奴作战有功将士的黄金有万斤。《汉书》记载的赐金共计万斤。《资治通鉴》汉纪部分记载用金次,其中万金以上大额用金有四次,例如梁孝王府藏黄金余万斤。为了加强朝廷权力,削弱地方势力,汉朝实行“酎金”制,令各地诸侯每年向京师祭祀祖宗时献金助祭,不合规格者严惩,武帝时就用此法夺去人爵位。为了流通方便,汉朝曾铸过“麟趾”,即麟趾金、马蹄金。公元前年,武帝因对匈奴作战,财政困难,又发行类似纸币的“白鹿皮币”,强迫使用。同时又发行银锡合金的“白金三品”,即圆形龙币,又名白选、白馔,重八两,值三千;方形马币,重六两,值五百;椭圆形龟币,重四两,值三百。因作价过高,私铸泛滥,不到两年即取消。仅就上述几例,可看出西汉广泛使用金银币的情况。王莽也实行黄金国有政策,其货币中有“金错刀”,并屡次改变币制,借以搜括民间藏金。新莽“宝货制”中就有金货一品银货二品。他败殁后,在他的宫中搜出库存黄金余万斤。东汉用金大为减少。如赐金只有斤,为西汉赐金总数的%。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黄金。西汉中期以后,金银器饰盛行,《西京杂记》等书有大量记载,如赵飞燕的金步摇,韩嫣的金弹丸等。光武帝时富商郭况就雇用多工匠制造金器。曹植诗:“皓腕约金环,头上金爵钅义”,可见当时金银器饰的流行。明帝以后,佛教道教盛行,庙宇道观装饰及神佛像多用黄金。和帝以后各代,奢侈无度,外戚宦官争权,又连年对外用兵,公私匮乏,黄金价贵,官民竞藏黄金保值。如董卓败殁后,其郡坞中有金二三万斤,银八九万斤。最早银币仿贝币,于年在原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现四枚。同年月,河南扶沟县古城村出土银空首布一枚,银平首布枚。年代中期,江陵楚墓中出土包金银箔的圆饼形铅饼货币。这些出土货币说明,早在距今多年以前,中国已经使用金银铸币。

粮食布帛自古就被用作一般等价物而起货币作用。秦汉时财政收支中有一部分习用谷帛。汉朝的官俸,西汉是以粮食计算,东汉则钱粮搭配,约各半数,如“二千石”、“六百石”、“四百石”,分别表示官爵的高低。史书常见“秩比干石”,“秩比四百石”,即指相当于某一等级的官职;缣帛也常被用作货币,如《汉书》载武帝出巡各地,赏赐地方官吏大量缣帛钱财。为此,西汉有许多人主张废黄金钱币,代以谷帛,认为珠五金银饥不可食,寒不可衣,应贵五谷而贱金玉。王莽币制总崩溃时,民间就以布帛谷粟为币。东汉时,谷帛与五铢钱并行,有人称之为钱帛平行本位。桓灵两代扩大卖官鬻爵规模,钱帛均当货币计价。不过,金银谷帛两类货币的使用,在两汉时各有一定时间、一定范围、一定对象的限制,只有方孔圆钱才是不限阶层、地域、对象和范围的通用货币。

从半两钱向五铢钱的转化

西汉前期的年中,政局不稳,再加对外用兵,负担沉重,货币状况也是起伏不定,经过十次变化,半两钱逐渐转变成五铢钱体制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