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5)不能出陵己之后:不能处在高于自己的人的后面。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:“人陵于己,则忿而不服。”
(16)律理:规则和道理。
(17)嫌:疑惑。
人之常情没有人不趋赶名利,躲避损害的。获得名利的途径,在于做得对并有所得。受到损害的原因,在于做错事而有所失。所以人无论贤能还是愚昧,全都想使自己做得对并有所得。最能了解自己长处的,莫过于与自己同类的人。所以偏才之人,所交际寻求的人,全都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同类并称誉他们,憎恶与自己对立相反的人并诋毁他们,把异杂之人放在既不憎恨也不推崇的位置上。推而论之,没有其他的原因。称誉同类的人,诋毁对立相反的人,都是用来证明别人不对而自己是对的。至于与自己既不同类又不对立的异杂之人,对别人没有益处,对自己没有害处,则既不憎恨也不崇尚。所以同类之人,常常有过分称誉的毛病,至于名望相当的人,则很少能够谦让。所以刚直的人性情奋发,喜欢行为刚直的人,却不喜欢让他指责自己的过失。坦诚直率有什么说什么的人,喜欢对别人直率尽其所言的人,却不能接受对自己直率尽其所言。致力于追求名声的人,喜欢进取超过别人,却不能处在高于自己的人的后面。所以性情相同而能力差距大,则会互相提举互相依赖。性情相同而能力均衡,则会互相竞争互相残害。这又是同类人之间关系的变化。所以有的人扶助正直又诋毁正直,有的人赞誉明智又诋毁明智,而一般人审察人才是不去分辨其中的规则和道理的,这是分辨同类人才方面的疑惑。
夫人所处异势,势有申压。富贵遂达,势之申也。贫贱穷匮,势之压也。上材之人,能行人所不能行。是故达有劳谦之称(1),穷有著明之节。中材之人,则随世损益(2)。是故藉富贵则货财充于内,施惠周于外。见赡者(3),求可称而誉之。见援者,阐小美而大之。虽无异材,犹行成而名立(4)。处贫贱,则欲施而无财,欲援而无势。亲戚不能恤,朋友不见济。分义不复立(5),恩爱浸以离(6)。怨望者并至(7),归罪者日多。虽无罪尤,犹无故而废也(8)。故世有侈俭,名由进退(9)。天下皆富,则清贫者虽苦,必无委顿之忧(10)。且有辞施之高(11),以获荣名之利。皆贫,则求假无所告(12),而有穷乏之患,且生鄙吝之讼(13)。是故钧材而进有与之者(14),则体益而茂遂(15)。私理卑抑有累之者(16),则微降而稍退(17)。而众人之观,不理其本,各指其所在,是疑于申压者也。
(1)劳谦:勤劳谦恭。《周易·谦》:“劳谦,君子有终,吉。”
(2)随世损益: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增减。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:“势来则益,势去则损。”
(3)见赡者:受到救济的人。
(4)行成而名立:做事成功取得名声。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:“夫富与贵可不欣哉,乃至无善而行成,无智而名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