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之这个人,手腕非常强硬,做事非常高效,但是就政治家水平来说,和同时期的诸多改革家相比,却远远不在一个档次上,在燕国做个国相,还算能勉强合格,但要说身为国王,统领一个大国,却是严重不合格。
因为国相需要的是权谋,而国王更需要的,却是气度和胸襟。
子之最不合格的,也就是这条,自从当上国王后,就开始翻脸不认人,大肆地排斥异己,甚至在燕国屡次兴起牢狱,大力抓捕所有的反对者们,昔日好些一党的心腹,也都纷纷和他翻脸。在位仅仅三年,结果就是“国大乱,百姓恫恐”,几乎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。而一场夺权斗争,更把这风雨飘摇的燕国,闹到了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地步: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,本身就对子之恨之入骨,这样的好机会哪里肯放过,他立刻联系了将军市被,一起合谋夺取王位。而这个秘密谋划,也很快被燕国的老邻居:齐宣王知晓。
虽说齐宣王家族,也是通过田氏代齐上来的,但对燕国这类似情况,齐宣王却十分仗义:子之这么做是不合法的,他窃取燕国王位的过程是卑鄙无耻的,他害得燕国民不聊生,罪行更是严重卑劣的。太子平你不用担心,齐国一定会要人给人,要兵给兵,全力帮你夺王位。
齐国的这番好意,对太子平来说,就好比是干旱中的春雨,双方立刻一拍即合。于是,在齐国的全力输血下,公元前314年,长满力量的太子平,终于向得意扬扬的子之砸出了重拳。先由市被包围王宫,没想到子之却早有准备,计划内的突袭一下子碰了钉子,连市被本人都叛变投降了子之。原先的篡位奇袭,这下变成了拉锯战,太子平和子之各自拉起队伍,在燕国大打出手,几万人的军队自相残杀,好几个月分不出胜负。所谓“死者万余,百姓恫恐”,参考下燕国的人口就知道,这是真正的人间地狱。
但燕国最大的灾难,这却才到来。
早就在一旁冷眼观看的齐国,突然在燕国自相残杀到最惨烈的时候,派遣大军悍然越过边境,大规模地向燕国杀来。正如儒家与孔子齐名的圣人,此时正是稷下学宫学士的孟子所谋划的那样:现在攻打燕国,这是类似周武王伐纣一样的黄金机会,绝对不可以错过。
于是,齐国的大军汹涌而来,而燕国的抵抗,却变得绵软无力,早就挣扎在内战旋涡里的燕国军民,已经毫无血性斗志,更烦透了战争,对于齐国的进攻,清一色地采取了不抵抗政策,而且齐国的宣传攻势也做得好,一路打出的旗号,就是讨伐万恶的叛贼子之,这个口号一宣传出去,就是最好的作战动员,齐国大军所过之处,城池纷纷投降,热情的燕国百姓们载歌载舞,欢天喜地迎接齐国大军,就像见了亲人一样。
就在这样的热闹气氛里,“士卒不战,城门不闭”,齐国大军高歌猛进,比旅游还轻松地长驱直入,一下拿下燕国都城蓟。但令满怀期望的燕国官民万万想不到的是,在攻破燕国都城的那一刻,齐国血淋淋的屠刀,却也高高举了起来。
首先死在齐国刀下的,就是燕王哙,但万没想到的是,齐国拍胸脯保证支持的太子平,却同样也被抓来处死。而仓皇逃跑的子之,随后也落入了齐国手中,被齐国军队剁成了肉酱,整个燕国的最高层,在这场动乱闹剧中,几乎全被齐国人一窝端。
但让燕国百姓最为凉水浇头的是,齐国不但杀掉了燕国的国君王孙,更不拿燕国百姓当外人,想杀就杀想抓就抓,齐国军队在燕国土地上耀武扬威,更下定决心扎根不走,就准备吞并你了。
如果说之前的燕国,已经形同人间地狱的话,那么接下来齐国就让燕国人知道,什么叫真正的地狱:无数的城池被毁,好些村庄被屠戮劫掠一空,燕国的仓库粮食,成批地往齐国拉,大批的燕国官员贵族,成日被拉出来处决。战乱中呻吟的燕国人,这下好好尝到了做亡国奴的滋味。打着拯救燕国名义而来的齐国,才是一条真正的饿狼。
然而齐国“饿狼”这顿闹,却把血腥味到处传,周边的好些国家,这下都跑到燕国来趁火打劫。就连一直被赵国、魏国欺负够了的蕞尔小国中山国,这下竟然也跑来分一杯羹。一口气夺取了燕国数百里的土地,好好地令这个死里逃生的小国捡了便宜,而亡国的阴云,也正笼罩在这个传统大国的上空。
但幸运的是,燕国确实气数未尽。
虽说被齐国占了大便宜,但不幸中万幸的是,燕国先前基本都是不抵抗,虽然被齐国端了都城,但其军队的实力依然犹存,在认清楚了齐国的真面目后,燕国上下积攒的怒火,也终于如火山一样汹涌爆发了,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,团结起来痛打齐军,闹得占据燕国的齐军,今天被打个闷棍,明天被打个埋伏,很快就焦头烂额了。
当然更幸运的是,燕国的王室并未绝嗣,燕公子一直在赵国做人质,而这个年头,也正好是经过胡服骑射的赵国强势崛起,开始挑战齐国东方霸主地位的年头,如此大好机会,刚刚成功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又怎会错过?立刻大摇大摆,派精锐骑兵护送燕公子回国。而一直在函谷关冷眼观望的秦国也掺和进来,表示绝不接受齐国灭燕的结果。事实也明摆在眼前:如果一意孤行吞并燕国,齐国就要承担独自与秦国、赵国两大强敌开战的后果,齐宣王权衡利弊后,终于吐出了到嘴的肉:撤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