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
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孙剑器初第一。
五十年间似反掌,风尘洞昏王室。
梨园子弟散如烟,女乐馀姿映寒日7。
金粟堆前木已拱,瞿塘石城草萧瑟。
玳弦急管曲复终,乐极哀来月东出。
老夫不知其所往,足茧荒山转愁疾。
所剑器:唐代流行的武舞,舞者为戎装女子。也 蔚跂:雄浑矫健,光彩照人。3 浏漓顿挫:形容舞姿活泼而又沉着刚健。4 高头:疑意为“前头”,指常在皇帝面前歌舞的人。5 洎:指不居住在宫中,随时奉诏入宫表演的艺人。6 霍:光芒闪烁的样子。7 寒日:时在十月,所以称太阳为寒日,也含有漂流他乡、日暮途穷的意思。
代宗大历二年(公元767年)十月十九日,我在夔州都督府元持家里,观赏了临颍李十二娘跳的剑器舞,觉得她的舞姿矫健,富于变化,于是就问她的老师是谁。她回答说:“我是公孙大娘的学生。”玄宗开元三年(公元7者5年),我还年幼,记得还是在郾城看过公孙大娘跳《剑器》和《浑脱》舞,舞姿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,技艺超群,当时堪称第一。唐玄宗初年,从皇宫内的宜春、梨园弟子到宫外供奉的舞女中,能跳这个剑舞的,只有公孙大娘一人而已。当年,她服饰华美,年轻美貌。如今我已成了白发老翁,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,也已经不是年轻女子了。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渊源,看来是与她的老师一脉相承,抚今追昔,心中感慨无限,姑且作了这首剑器行。听说过去吴州人张旭,擅长写草书,在邺县经常观看公孙大娘跳一种西河剑器舞,从此草书书法大有长进,其笔势变得豪迈奔放,激越飞动。由此可知公孙大娘舞技之高超了。
从前有个美貌的女艺人,名叫公孙大娘,她善于剑器舞,闻名遐迩,四方轰动。每当她跳起剑器舞,观众都人山人海。她的剑器舞惊心动魄,人人都为之大惊失色,天地似乎也为之倾倒。
其剑光闪烁好像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,舞姿矫健犹如群神驾龙飞翔。起舞时,鼓声暂歇,好像雷霆停止了震怒;舞停时,手中宝剑的寒光,犹如江面上惊涛骇浪平静下来的波光。
公孙大娘美妙的歌喉、绰约的舞姿,都已成为过去,早已寂寂无闻了,幸有弟子临颍美人李十二娘传承其舞技,让其流芳后世。舞蹈家的弟子李十二娘,如今也流落到白帝城。她和着乐曲翩翩起舞,一如她的老师,舞姿精妙绝伦,神采飞扬。我和她交谈后,得知技艺师传的原委,不由得感慨时势,追思往昔,平添了无限惋惜和感伤。
当年玄宗皇帝的歌伎舞女约有八千人,公孙大娘的剑器舞首屈一指,堪称第一。五十年的光阴,弹指即逝。连年战乱,烽烟弥漫,国运衰微。昔日盛世的梨园弟子都已烟消云散,只留下李十二娘的舞姿犹有盛世女乐的风采,掩映在冬日残照里。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树木已经有合抱那么粗,瞿塘峡白帝城一带,秋草萧瑟,一片荒凉。
豪华的筵宴和赏心悦目的歌舞结束了,乐极而生悲,怅望明月初升,四顾茫然,真不知我这老头子将要奔向何方,一生奔走,流离天涯,双脚都长出了老茧,跋涉在荒山老林之中,越走越觉凄伤。
- 不能出陵己之后不能处在高于自己的人的后面刘昺在解释这[图]
-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;乐不必[图]
- 《掉羽》即翟羽以雉羽舞蹈,《武象》周武王克殷之后所作乐名淫泆[图]
- 佛经大抵包括“长行”即散文和偈颂即诗歌两种体裁诗僧的诗有时即[图]
- “整”刘绩《补注》本作“”并注云“古圻字”黄锡禧本作“”《字[图]
- 灵修能神明远见者此处当指楚怀王而言 “曰黄[图]
- 寤寐(wùmèi)醒着为寤睡着为寐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[图]
- 舟“周”的假借环绕这里指佩戴此句设问公刘身上佩戴着什么维是瑶[图]
- 曰“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”彭更孟子弟子传(zhuàn)食意为[图]
- 疏狱按条写好有关刑狱的规定谒告发偿通“赏” 傅马栈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