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掉羽》即翟羽以雉羽舞蹈,《武象》周武王克殷之后所作乐名淫泆
《掉羽》:即翟羽,以雉羽舞蹈。 《武象》:周武王克殷之后所作乐名。
淫泆:纵欲放荡。
沮:败。《集韵》“语”韵:“沮,坏也。”
至:至德之道。
仁爱,是用来制止互相争斗的;大义,是用来解救本性丧失的;礼节,是用来制服相互淫乱的;乐教,是用来解救忧愁的。天下人的精神清明安定了,而意识就会返回到当初未有情欲之时;意识返回到当初,那么百姓便出现没有情欲的善良之性;返回到善良之性,而天地阴阳的变化便可以包容进去了,那么就财物充足了;财物充足而人民便可以安静了,贪婪庸俗争斗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那么仁义便可以不用了。道德在天下确立了,而百姓就会纯真质朴,那么眼睛可以不被美色所迷惑,耳朵不会被五音所惑乱,观看坐姿杂戏而唱着歌谣,披着长发而自由漫游,即使有西施、毛嫱这样的绝代佳人,也不知道喜欢她们;眼观《掉羽》、《武象》这样的舞乐,也不知道快乐;那种纵欲放荡,男女无别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礼乐就可以不用了。因此德性沦丧而后“仁”产生,行为败坏而后“义”建立,和谐丧失后才用“乐”来调节,礼节混乱后才有仪容修饰。因此知道精神清明,然后才懂得道德是不足取的;懂得道德,而后才知道仁义是不值得推行的;知道仁义,然后才知道礼乐是不值得修治的。现在背离它的根本而探求末节,放弃要害而在细节上去探求,是不可以跟他谈论最精深的道理的。
天地之大,可以矩表识也;星月之行,可以历推得也;雷震之声,可以鼓钟写也;风雨之变,可以音律知也。是故大可睹者,可得而量也;明可见者,可得而蔽也;声可闻者,可得而调也;色可察者,可得而别也。夫至大,天地弗能含也;至微,神明弗能领也。及至建律历,别五色,异清浊,味甘苦,则朴散而为器矣。立仁义,脩礼乐,则德迁而为伪矣。及伪之生也,饰智以惊愚,设诈以巧上。天下有能持之者,有能治之者也。
矩表:指画方形的仪器和测日影的圭表。 识:认知。
历:即历术、历法。
- 不能出陵己之后不能处在高于自己的人的后面刘昺在解释这[图]
-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;乐不必[图]
- 《掉羽》即翟羽以雉羽舞蹈,《武象》周武王克殷之后所作乐名淫泆[图]
- 佛经大抵包括“长行”即散文和偈颂即诗歌两种体裁诗僧的诗有时即[图]
- “整”刘绩《补注》本作“”并注云“古圻字”黄锡禧本作“”《字[图]
- 灵修能神明远见者此处当指楚怀王而言 “曰黄[图]
- 寤寐(wùmèi)醒着为寤睡着为寐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[图]
- 舟“周”的假借环绕这里指佩戴此句设问公刘身上佩戴着什么维是瑶[图]
- 曰“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”彭更孟子弟子传(zhuàn)食意为[图]
- 疏狱按条写好有关刑狱的规定谒告发偿通“赏” 傅马栈[图]